《基本粒子力学》(简称粒子力学)通过大量的实验和客观事实研究发现,热是物质和能量中呈现热能运动形态的一种基本粒子,它是构成分子热力场和物体热力场的基本粒子,又是热传递交换的能量粒子。这种基本粒子被作者命名为热粒子,简称热粒。热粒是构成物质和能量的4种终极基本粒子之一。热能就是热粒的动能,是一种微观机械能。微观机械能的发现是热力学的最重大发现之一。一切物体的内能都是由分子的微观机械能所组成,它包括分子热力场热粒的动能、分子热力场的体积势能和弹性势能。热量是系统微观机械的变化量。
分子热力场或者物体热力场之间会不断地传递交换热粒而产生热传递交换效应作用力,作者把这个作用力称为热力作用,简称为热力。物体的结构力、张力、吸附力和粘滞力都是属于热力作用。热力是强核力、弱核力、磁电力和万有引力这四种相互作用之外的新发现的一种相互作用。热力作用的发现,终于可以搞清楚由分子组成的宇宙万物都是热力所制造,一切物质结构都是热力场结构。
热传递的物理真相终于被揭开,热传导是不同温度的物体之间通过双向传递交换不同频率的热粒而实现热粒动能的转移,即是微观机械能的转移,也就是热量转移,但双方传递交换的热粒数量和质量相等,因而热粒传递交换的热传导结果只是系统的温度变化,质量不变。
根据大量的实验观测结果和数学演算结果发现太阳不能形成热核聚变反应堆,太阳能不是来源于核能,而是来自宇宙背景辐射所提供的能量。是太阳内部的磁电系统和热力系统将宇宙背景辐射能转换成热能,压强制造了太阳内部的炽热高温。微观机械能守恒定律证明了太阳吸收的一个宇宙背景辐射的能量与释放一个可见光的能量相等。因此太阳吸收的能量与辐射的能量完全相等,从而使太阳可以永久保持内能不变。
地球同太阳内部的炽热高温形成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压强的作用制造了地球内部的炽热高温。地下的热源既不是来自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也不是来自地球的固体和液体内核不断的相对运动而摩擦生热所产生。因为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太阳能转换器,也是一个自身会制造热能的机器,它可以将太阳光辐射转换成磁电能通过贯穿地球内外的磁电系统给予地球内部每个分子核的原子或原子团源源不断地输送磁电能,再通过分子热力场的热电转换和内部压力作用使磁电能转变为地下的高温热源。这就是地下永久保持炽热高温的物理真相。
通过原始“钻木取火”和现代热机的大量物理事实证明,机械能做功转化为热能的物理本质就是宏观机械能转化为大量微观粒子的微观机械能。反过来,热机系统消耗内能做功就是将微观机械能转换成宏观机械能。本文通过美国50层楼高的万年钟大型机器和Atmos时钟小型机器的实验证明,做机械功的热量可以自发地无限循环使用,热量从哪里来会自动回到哪里去,热力学过程是可逆的。这就是证明第二类永动机可以实现。同时证明热力学第二定律不成立。大自然中到处都是永动机:电子、原子、分子都是永动机;大楼、桥梁、铁轨都是热胀冷缩运动的永动机;地球、月球、恒星、星系都是永动机。
热能、热量、热粒、热辐射、终极基本粒子、微观机械能、微观机械能守恒定律、分子热力场、热粒动能、体积势能、弹性势能、热力作用、热传递、热传导、超流体、常温超导材料、永续发电系统、永动机、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热机循环、卡诺循环、卡诺定律。